信息技术新课改的认识与思考
信息技术新课改的认识与思考全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研讨会学习体会在12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的全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研讨会。这三天的学习生活,虽然时间短暂,但使我永久不能忘怀。三天中,我懂得了关于课改的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还从中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引深问题,把问题结合自身行动来解决,并可以从一堂又一堂的课中反思自己的不足,激励着自己改正缺点。总之,我是受益非浅的。这次研讨会的开展圆了我渴望了解信息技术课未来发展的愿望,使我了解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应怎么上,如何上得更好,这些都使我对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在研讨会上苗逢春教授的专题报告中,听了他那明白易懂,简明意赅的语言,更使我茅塞顿开。通过苗教授对五堂课的点评,使我在教学中又积累了许多经验。以下就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谈谈本人的认识。一、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构建教学模式。
旧的教育观念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以活动式、探究式、分层教学为主,重视教学的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性,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
f能。教学内容和活动范围不只局限于教材之上、教室之中,还应包括学生的生活内容、社会实践等。另外,还应把教学评价当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切实地转变教育观念呢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