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如果的不到确切的考订,就会给研究文献和整理工作造成困难。如果还象以往那样,把版本学的研究仍附于目录学的综合体系内,就难负起它所研究的丰富内容重任。所以版本版本学开始从作为目录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说从一个附庸部分,形成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成为目录学的一个分支。它在目录学的体系位置,可以这样表示之:目录学分四个部分(1)提要学:源于刘向,每校一书,即为之叙录,其后总而为《别录》和刘歆《七略》中的辑录。(2)分类编目学:源于《七略》中的《六艺略》《诸子录》《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别录》和《七略》虽已失传,但据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记,还是可以看个大概。的。(3)校勘学:校勘字句的脱漏讹谬,其源可上推到春秋时期。《国语。鲁语下》就记载了正考父用周太史藏本校订了《商颂》所存乐章的事。《公羊传。昭公十二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之误。西汉刘向校书,又有新的发展。(4)版本学:刘向校书,广搜众本,即《北齐书》所云:“即欲刊定”必籍众本。这方面较早的著作如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为开一书兼载数本的类例。好了,今天我先打到这里,明天原来想打研究版本的意义的,后来一想,没有这个必要,大家喜欢古籍,不外乎三个理由,(1)就实是做学问,研究。(2)为了收藏所以爱好。(3)就是把古籍看成一个投资。所以明天我就跳过研究版本学的意义不提了,直接进入第二章:古籍版刻史略。第二章;古籍版刻史略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前,书籍都是靠手写传抄的。后来,随着造纸事业的发展和在印章、拓印技术广泛流行的影响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雕版的印刷术的发明虽无确切日期可据,但它发明于1300年前的唐初已经无疑了。我国雕印印刷开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而极于明,这里就各代发展的不同特点,分别述之,才能对雕版史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一)唐、五代的雕版印刷图籍,流传到现在已经比较少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在敦煌发现的唐咸通九年(868年)王介(音念介,因我的打字系统没有这个字,所以我只能这样打,确切的字是王字偏旁加介)为二亲雕造施舍的《金刚经》卷子本,是现存最早的刻本。这一经卷前边的扉画是现存最早的版画。乾符年间(877年)的历书和中和两年(822年)的历书残叶,也是唐代印本,这些可惜已经在80多年前被斯坦因盗去国外。国内现存最早的印本,1953年在成都唐墓中发现的唐。是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