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大的。2.知道应当敬爱父母,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情感:1.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1.对父母说话有礼貌,会问候。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3.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大的。2.知道应当敬爱父母,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情感:
1.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f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行为:
1.对父母说话有礼貌,会问候。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3.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教学重点: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教学难点:小兰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有了新的理解,过生日时应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把生日蛋糕给父母吃。教具准备1.动画课件:《我爱爸爸妈妈》。2.音频:录音故事《看谁做得好》3文本资料:《小明和妈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能说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2、同学们,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3、同学们,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长到这么大的吗?学生讨论着回答问题。
f过渡语:好,刚才所有的学生都提到了爸爸妈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你们都做过哪些事情?你认为哪些是爱你们的,哪些是不爱你们的。
一、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1、学生回答,讨论。
教师提示: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有很多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回答的问题一一记下来,然后分组讨论总结,父母爱你们的有多少条?不爱你们的有多少条?然后由各组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总结,汇报。
教师小结:父母爱我们的差不多,不爱我们的有两点不同意见,最突出的就是认为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爱你们的行为。噢,这个问题比较点型,这样吧!现在我们采取正反方辩论的形式,认为不爱你们的同学坐到左边,你们是反方,认为爱你们的同学坐到右边,你们是正方。我(教师)是主持人。
板书:说说爸爸妈妈
二、怎样理解爸爸妈妈1、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爱孩子的行为辩论大赛现在开始。
正方同学发言。
展示拓展资料中的《小明和妈妈》
故事中小明的妈妈打了他,你难道说妈妈不爱他吗?其实可能正相反,就是妈妈太爱他了,所以不想把家里的困难告诉他,但当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