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题1分,共10分)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B2,宪法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问题。A3,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真理是主观的。B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A5,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A6,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B7,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B8,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总和。B9,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B10,写作,阅读与解题技能属于心智技能。B二、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11、2012年7月成立的我国面积最大,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城市是(B)A三亚市B三沙市C三阴市D三门峡市12、2012年3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荣誉称号的是(C)A徐本禹B乔安山C郭明义D白芳礼13、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4、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C)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党章B章程C宪法和法律D法规15、“因材施教”要求教育必须符合人发展的(D)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1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句话说明的德育方法是(A)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17、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D)A课程内容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课程设计1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方法是(D)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1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A上课B备课C课堂练习D提问20、“教育起源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出自于(A)
fA心理迁移论B劳动迁移论
C生物迁移论D需要迁移论
21、“青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力的主体”这是(A)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C《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D《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22、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属于一种(B)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