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让学生真正成为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主人
作者:顾娜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96期
摘要: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课堂教学,给学生真正的发展空间,就要以学生为主,大力宣扬教师主导的作用。能否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改变原有的教学思想,能否摆正学生在课堂的地位。所以正确认识学生与教师的课堂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主导地位主体观念《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处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做好教学的组织工作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语文教师在扮演的主导角色上缺乏信心,不敢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这方面考虑,当前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如下问题。一、充当主导的角色,相信学生的能力有的教师虽然是口头上说结合新课标,可是在做法上还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还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起不到主导、参与和促进的作用。如一次听课,一位教师教学《我的叔叔于勒》,首先出示听课中要解决的问题,给本节课定下教学目标。可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不断地启发:还有其他的回答吗?还有不同的看法吗?看似在引导,实则是学生未能答出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不依不饶地希望学生重新思考。这种引导是在“赶”着学生向自己的答案走,无疑毫无意义。学生的理解是根据自己的思维、知识的积累等多方面给出的答案,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后作答,那么都是具有积极性的。语文教学不像数理化那样答案唯一,很多问题都是多元的,没有标准的答案。就如教师问:请你结合邹忌委婉进谏的方法,谈谈你对“良药苦口利于行”的理解。所给的答案肯定不唯一,但是教师一定要将答案变成唯一,这样只能使学生的想象力、积极性、创造力惰性发展。二、尊重学生的感受,发挥主体认知能力学生对每件事、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师不是学生的发言人。不能代替学生去感受,因为学生的主观感受是最真实的。而教师若给定学生答案,学生就会为了记住答案而耗费心神。这样就会使学生懒于思考,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的课文《愚公移山》一文时,有教师出示如下问题: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的学生说:在现今社会中,愚公移山让我们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因为我们的世界中没有夸娥氏这样的大力神。这样的回答固然不是编书者的最终目的,更不是教师所想要的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