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这4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排列成一个三位数,共可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设计意图】1、提供排列概念的具体例证,为学生概括排列概念提供背景
支持;2、引导学生分析对这类问题的结构进行分析,再推广到一般情况,这也符合由“复杂简单复杂”的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方法。
问题6:情景①中,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完成这“一件事情”是分
步完成还是分类完成?
【设计意图】做每一道计数问题时,首先要清楚: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什
么?然后再去分析:分步完成还是分类完成?当学生明确“完成的‘一件事情’可分为两个步骤”从而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条件一致。类似例题9。问题7:如何验证你们所得结果的正确性呢?
2
f【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能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的树形图,使学生体会树形图在解决计数问题中的作用;以具体问题为载体,给出求排列数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求排列数主要过程,建立求一般的排列数公式的经验。同时让学生清楚的看到每一个排列的具体“形象”。问题8:把情景①中被取的对象叫做元素,则可如何叙述呢?【设计意图】该情景①可抽象为“从3个元素中任取2个,然后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排法”。让学生理解(例题9)从“26个英文字母以及10个数字中选3个英文字母3个数字”改为“从3名同学中选2名同学”是一个未改变本质但简化了形式的过程。情景②的分析、解决过程类似情景①,请同学们模仿情景①来完成。问题9:(人教版P16页“思考”)分析上述问题1,2的共同特点,你能将它们推广到一般情形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提炼出存在于问题中的本质属性,从3个元素中选2个,从4个元素中选3个,用
m分别来代替问题中具体的数字,则一般情形就跃然纸上:一地,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这是一个未改变本质但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过程。问题10:你能归纳一下排列的特征吗?【设计意】让学生明白:两个排列相同,当且仅当两个排列元素完全相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从而顺理成章的理解排列数Am
的概念及与排列概念的区别。
2、以自主的学习任务为“主线”,设置不断变换的“任务串”试卷讲评课试卷讲评课可以“任务串”为主线,让学生在探索相关任务串中自主梳理学过的数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案例二《简单逻辑用语》单元测试试卷分析教学设计片段有效串联思路:本节课的有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