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方式的转变
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物理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那种把学生的头脑当作容器,由教师一味进行灌输的教学目前在课堂上已经很少见到了。但是,教学中很难避免这样的现象:教师非常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教,以及怎样教,然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往往预先设计好层层圈套,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把学生从一个圈里引出来,再引入另一个圈子,学生被弄得晕头转向,仍不知所云。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也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是难以得到发挥的。这是新课程改革中不和谐的音符,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难以改变的习惯性的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所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的生硬嫁接,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阻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那么,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真正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呢造成不愿意学的原因物理教学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诸多因素使得历史教学沦为枯燥无味的记忆教学、知识教学,乃至蜕变为一种应试训练,然后背,缺少探究,教学千篇一律,声调平平,面孔死板,毫无新鲜感和生动感,怎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心情?许多物理教师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为什么不从自身找原因,打开门户,大胆拿来,锐意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行之有教法呢?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2、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严重压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当今大多数教育部门用“升学率”的指标奖罚教师、学校。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升上高中或大学,为了家长的信任,为了评上优秀教,埋头于标准化考试中,而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一张考卷的分数就判定了一个学生拥有的全部潜质和能力,甚至可以预测并判定了一个学生的终身命运。这样学生只能围绕考试埋头苦读。“读书考试升学”的人生三级跳模式形成扼杀了学生独特性的发挥。倘若批评当前应试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压抑,还是借卢梭的一句话最能一针见血:“出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最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部变坏了”。3、加大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现行教材有很多精彩的演示实验,教师教学时,由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