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f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2、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求助者问题ABC的过程。2)领悟阶段咨询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求助者真正理解并认识到,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3)修通阶段这一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最主要的阶段。它常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式”的辩论技术。在辩论过程中,咨询师可运用“黄金规则”来反驳求助者对别人或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3、合理情绪疗法的使用注意事项与其他心理咨询方法一样,合理情绪疗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合理情绪疗法假定人有一种生物的倾向性,倾向于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或克服的。因此,对于那些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求助者,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这些人虽有可能解决情绪困扰,减少他们自我困扰的倾向性,但不会达到不再有不合理的信念的程度。其次、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领悟力较强的求助者更有效果。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对那些在咨询中拒绝做出改变自己信念努力的,或过分偏执以及领悟困难的求助者,可能难以奏效。此外,合理情绪疗法对于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等病症的人所能提供的帮助也是有限的。
f最后,利用合理情绪疗法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咨询师本身有关。因为他们也可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信念,有时候会阻碍咨询取得成功。因此,咨询师也要不断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尽量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分。
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是由于父母离婚事件,导致了其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