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鼓励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在发展指标上,不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经济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进步。自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到不断地深化和拓展,人们试图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挖掘和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同时,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把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都考虑进来,力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全面的含义。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由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四个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不仅如此,虽然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球性的行动和战略,但其实施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由于其自身的经济、文化、政治、自然条件等的不同,它们各自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和做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岩佐茂,1999)。发达国家主张保全地球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是要发展,以消灭饥饿和贫穷,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发达国家强调在优先考虑环境保护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环境、经济的协调方式;而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为主,并与环境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远大,任务艰巨。首先要改变人们的认识,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教育便成为关键。“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是至关重要的”。《21世纪议程》指出:“目前对人类活动和环境内
4
f在联系的意识仍然相当缺乏,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境无害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动”、“从小学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
实施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人类价值观的变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公众是否认识、是否愿意参与并积极参与,成为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可持续发展只能作为纸面上的东西存在,难以成为社会现实。而公众的观念和是否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密切相关,是宣传教育的结果。可以说,宣传、教育和培训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的关键,是人类不断地从认识到参与的发展历程中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