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教学设计方案一、内容概述《轴对称》是人教版中学数学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这一课主要学习轴对称图形、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会画轴对称轴。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求轴对称图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正确画出对称轴,数出对称轴的条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学会欣赏美和创作美。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教学难点:准确找出对称轴。四、教学设计(一)“玩”对称,激趣引入
f1、出示上图2、教师谈话:这只枫叶多了一点,如果再画一点,看着美观,应该画在哪里呢?3、活动:由一两名学生上台画出另一点(学生可能画出很准确的位置)4、问:这一点要画在哪里合适呢(引导学生说出这一点应画在与原来点对称的位置,适时板书:对称)(二)“赏”对称,感悟特征1、观察思考(1)用课件出示图形: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图形,想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得出结论。(三)“识”对称,体悟特征1、观察后,让学生拿出自带对称图片,让其剪下来。预设:有的学生可能沿着图形的边缘剪下图形,也有的学生可能对折后再剪下。2、指名让不同剪法的学生上台演示。(要求采用对折后再剪下图形的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对折。)展示学生自带的图片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f通过两种不同剪法的比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些图形是“两边一样的”。3、想一想: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对称的实例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4、说一说(1)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集体完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概念)(2)认识对称轴。(教师指着折痕,引导学生说出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并强调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板书: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本环节的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