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4、积极开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要完成和实现课程要求的目标,需要系统资源支持,需要系列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的支持,以便获得关于方法和技能的系统知识。国家只指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领域,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因而,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问题。(1)利用校本教材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2)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如江南社区实践基地、富达公司实践基地等;(3)落实常规性领域的课程内容,如体育节、艺术节、书香校园活动、科技周、大课间操、红领巾跳蚤市场、学生军训等。(4)继续开发非常规性课程内容,如内务整理活动、生态实验园、理想气象园活动等。六、评价方式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2建议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学习成果袋。
f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综合性评价。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七、组织机构(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人员组组长:余如玉鲁建国副组长:应军良朱潮海各班班主任员:孙健全
为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管理、评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由校长、分管部主任、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任课教师代表等组成,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教育部课程计划、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指示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制定全校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以学年或学期为周期,按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流程,统一布置各阶段的教学工作。从学校实际出发,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中,组织本学科教师研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组织开展有关教学研究活动。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