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20192020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生是一个成长与老化的过程,但是人的生命不单纯是发育与变老的过程。一个人自出
生开始,便开始学习、受到环境影响,以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存在。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对生命时间的研究大多采取儿童发展与社会化研究的路径。20世纪60年代之后,学界开始进一步超越儿童发展与社会化研究的路径,将视野放在整个生命时间中,并开始建立一些社会学式的生命时间基本命题。
第一,生命时间是以“年”作为单位加以累积和计算的。“年”本身是外在于个体的社会时间,所以当人的生命以“年”作为计算单位时,也就意味着人的生命会伴随着社会时间被放置进社会结构。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个人一生中扮演什么角色,什么事能做,什么不能做,很多情况都是由年龄所规定的。年龄让人在生命时间当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被指定了各种不同的角色期待与社会位置。
第二,由于一个人的生命时间会被放置进社会结构,因此生命时间的过程不只是个体的事,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反映个体所经历的社会变迁过程。人们除了可以探讨在某一社会当中,一个人在生命时间中经历了什么转折点,或在什么阶段被指定什么样的角色规范之外,也可以从生命过程本身去反推个体当时所处的社会情境具有什么样的年龄制度,或是社会背景经历了什么样的变迁。
第三,每个人的生命时间都会与其他相关的人的生命时间联结在一起,相互影响。个体在童年所受的影响,不仅在于所处的社会背景有什么样的特征,也在于养育他的父母的生活方式。或者当儿子有了小孩,也会让父亲随之变成祖父,造就了父亲的生命时间无可拒绝的转变点。
第四,虽然生命时间处于一个既定的社会情境当中,但是个体可以在各个生命阶段当中面对不同的社会事件,通过自己的选择,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