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应详细。具体说明该药药名。3、菌必治教科书无要求做皮肤过敏试验,自发此事后我院要求菌必治须做皮肤过敏试验。4、使用需皮试的抗菌素类药物时,必须准备好抢救药(如肾上腺素等)放置病人床旁30分钟左右方可撤离。5、静注药物速度宜慢,特别是静注抗菌素药物应慎重。6、给药中,给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记录。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处理。
案例九2004年12月25日12时,值班护士×××为C2床患者抽取血交叉配血标本,配制“B”型浓缩红细胞时,错误地抽取C1床“O”型血患者的血标本送到化验室配血,而化验室值班人员又错误地把“O”型血患者的血标本与“B”型血的血标本做交叉配血试验,当配制的血液取回科室准备给患者输注时,该护士发现了自己的错误,立刻报告医生,及时停止输血,因C2床患者为“B”型血于是抽C2床的血标本重新做交叉配血试验。此次事件未造成严重的护理差错事故,也未对病人造成经济损失。
原因分析1、护士凭印象行事,没认真核实化验单,违反三查七对制度。2、违反输血操作规程。
吸取教训及整改措施1、加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2、临时执行的医嘱,须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3、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查对制度输血操作规程。4、要求每个护士熟悉所负责病人的病情。
f案例十2007年2月2日上午10时,当班护士×××为患者×××加药时,错误地把阿托品5mg当作地塞米松5mg加入补液中静滴,导致患者出现阿托品化状态,幸好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
原因分析1、当班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意识。2、违反操作规程。
吸取教训及整改措施1、加强培训,增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护理安全意识。2、定期组织学习考核护理核心制度。3、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全院护士分科室讨论学习,各科室在治疗室,急救室等处悬挂“为了病人用药安全,请认真四查七对”警示牌,以时时提醒护士,不断强化安全护理工作无小事观念。
案例十一2007年2月15日下午3时,当班护士×××为1床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后,护士为了节约时间,便吩咐家属去清洗一次性氧气雾化器,因而遭受到家属的投诉,家属认为病人住院家属有出钱的义务,护理病人是护士的全部工作,病人及家属无义务协助做护理过程中的相关工作。
原因分析1、护理监督检查工作不够是造成这起事件的主要原因。2、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认识不够,行动流于形式。3、基础护理工作不够扎实。
吸取教训及整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