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准生字新词。(2)读通、读顺、并背诵诗歌。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感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理解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教学难点: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读懂诗句的意思。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1、上课之前,我想给你们看几张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师简介背景:(这些低矮潮湿的房子,便是曾经关押革命战士的监狱。1945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歌乐山设置了10余座监狱。其中取名为渣滓洞的一座监狱,就因为有无数的革命者在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被人们称为“活棺材”。在那里,革命战士经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惨绝人寰的毒刑。就在那皮鞭的嘶咬、烈火的焚烧、鲜血的飞溅之中,正义与邪恶进行着殊死较量。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放火焚烧了这里的男牢房,囚禁其中的许多革命战士被活活烧死。生命烧掉了,但革命者的精神是永远也烧不掉的。就在这里,就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间牢房的墙壁上还永久地留着一首诗(出示《囚歌》手稿,并配以朗诵。)2、这个留名为“六面碰壁居士”的人便是我国著名将领“叶挺”将军。对于叶挺将军你有什么了解?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补充:叶挺:北伐将领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无理扣押关押在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山洞里。无论敌人怎样威逼利诱叶挺却始终坚持真理毫不屈服。他在国民党渣滓洞集中营的牢房里写下《囚歌》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中共中央营救,1946年3月4日获释,4月8日从重庆飞往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遇难。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囚歌》。(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释题:“囚”是什么意思?(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板书:失去自由)“囚歌”就是人关在监狱里写下的诗歌。2、检查预习情况。A认读生字词B指名分节读文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刚才我们说到“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关起来,让人失去自由。现在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一共几次提到“自由”?把它圈出来。2、第一个自由(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节诗歌?请其他同学思考这节中的“自由”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