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校和社会连成一体,对于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是生活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是当代孩子所渴望的,也是他们所急需的。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简单让学生完成书本学习的知识,而是立足于人的成长,学以致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人活,而是使人更好地活。对于今天的小学教育而言,要创设更多的机会和情境,强化学生生活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正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体验,精选孩子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和问题作为探究对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堂走向大自然、社会,倡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回归自我,回归真实生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从生活之中去探寻答案,而非唯书本知识,更不能死板地将课堂固定在教室内。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国古代的传统教育主要是注重师长对学生的控制,忽视了教育的创造功能。陶行知认为教师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我们纵观今天的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应试教育之风弥漫,小学生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甚至还要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没有丝毫的自由时间与空间,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知识?对今天的基础教育而言,应以全体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主,不能单纯着眼于一部分学生的升学、深造,应打破传统封闭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和进步。在这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倾听学生的心声,经常鼓励学生提问题,把学生从分数教育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扬,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
3善待每一个求知的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充分体现出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他认为学校要关注、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发展趋势,老师要无私奉献,关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奋斗的工具是爱力而不是武力,即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学会教育人。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要善待每一个求知的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有教无类,活跃课堂气氛,相互促动,相互启发,将课堂中的各种信息内化为自己真切的感受,构建新型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现在的中小学,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让他们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是不切实际的,但最起码老师要尽可能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使教学活动更具有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