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入的比例
由图3可以看出:1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所列100多个国家和地方的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构成情况看,大多数国家非税收入所占比重在10%~20%之间,许多高收入国家低于10%。中国的非税收入与其他国家相比,其所占政府收入的比例还是属于比较大的,基本上占到了政府收入的20%2由于近几年在政府采取一系列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之后,非税收入的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其增长速率与税收收入相比减缓,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之比已经下降很多,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已经基本达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水平。鉴于历史基数很大、以及税收征管改革落实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收入结构仍然不够合理。而合理的宏观税收负担,要求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相结合,统筹安排。如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采用上缴利润的方式来代替税收,因此造成税收制度比较单一,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的比例较低,宏观税收负担也相应较低。因此税收负担并不是纳税人的全部负担,政府取得财政收入也不仅仅只有税收一种形式。要保证宏观税负水平合理化,首先应保证政府收入形式规范化。(三)税收制度及税收征管水平的影响虽然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宏观税收负担的水平,但是税收制度和征管水平却决定了宏观税负高低的现实性。不同的税制结构由于其征收的侧重点、税收作用点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宏观税负水平。比如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征了社会保障税,然而中国还没有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资金也没有纳入到政府收入中。而一个税种在理论上再好,如果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差,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的收入目标。税收部门的税收征管能力是税收制度得以实施的环节,其决定了能否做到应收尽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税收征管水平直接决定税收数量。此外,税收执法是否具有法律强制力,是否具有科学严密的征管程序和办法,是否具有有效的打击偷逃税的办法措施,税收部门监控税源、征收税款能力的强弱及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和能力的高低都会影响到税收收入的实现,从而影响到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近年来,中国税收征管理念逐步向以“税收服务”为主转变,开始强化税收监督的作用,加大税收征管的力度,使得管理性增长对中国税收持续快速增长的贡献加大。在征管方面采取很多措施有效地堵塞了税收漏洞,抑制了偷、逃税现象,同时也为中国税收收入乃至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四)政府职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