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平均税收负担率289%2159%1859%1307%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属于中下等收入的国家,但是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却非常高。2007年我国的宏观税收负担为288%,远远高于中下等收入国家宏观税收负担1859%的平均水平。再加上中国经济处于体制转轨时期,政府的预算外收入较为复杂,考虑到对体制外、预算外收入测算的保守性,我们计算的大口径宏观税收负担应该是实际税收负担的下限。换句话说,当前我国宏观税负要大于288%。参照这项结果作为衡量标准,可以说目前企业和居民的总体税费负担是偏重的,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三、影响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的因素分析
(一)经济发展的影响由拉弗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宏观税收负担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社会产品越丰富,经济增长水平越高,GDP的水平就越高,这样税基就相对比较宽广,整个社会税收的承受能力就强。因此,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其宏观税负水平要高于发展中国家。从理论上讲,宏观税负水平的最终确定,不能脱离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增长应该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的。近十年来,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鼓舞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尤其是我国于2001年成功加入WTO以后,国内经济更是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32007年间,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分别为98%、102%、106%、108%和11%,高于改革开放28年来潜在增长率97%左右的平均水平,这使得我国的经济税基扩大。而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自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13%。因此,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极大地增加了政府收入。在实行了94年的税制改革以后,我国的财政收入转变为以税收收入为主。所以经济发展带来的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直接导致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这也使得宏观税负水平
②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f水平逐年稳定提高。(二)非税收入规模因素的影响在衡量宏观税收负担水平时,不仅需要考察政府通过税收方式所取得的收入,还需要考察政府通过非税方式取得的收入规模的大小。因为政府的各种收入都来源于当期社会所创造的GDP,在满足政府一定支出需要的情况下,通过非税形式取得的收入规模大,通过税收取得的收入规模必然减少。
图3中国非税收入所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