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因此理论上应找到如E点的宏观税收负担最佳点,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税收收入的双重目的。
二、我国的宏观税收负担现状分析
(一)宏观税负不同口径之间的比较
表1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GDP7897308440238967719921461096552120332713582281598783183217421192352495299
353025
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情况(19972007)税收收入8234092628106826125815153014176365200173241657287785348044456220财政收入8651198760114441133952163860189036217153263965316493387602513218政府收入12935301458139170410719424872287307263374729983373556197420096750788577194713

计量单位:亿元中口径税负110117128135150157160165173183206大口径税负164173190196209219221222230241288
小口径税负104110120127140147147151157164183
百分比
2015105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小口径中口径大口径
图2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情况(19972007)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9月
f从三个不同衡量口径的宏观税收负担相对比较来说,中小口径之间的宏观税收负担差别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的财政收入里,税收收入占比重非常大的缘故。而大口径的宏观税收负担在数值上则远远超过了中、小口径的宏观税负。从数值上来看,三个口径的宏观税收负担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是由于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和政府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累加了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使得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增长十分迅速。2007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速达到了历史高点324%,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也达到了历史的新高。(二)国际间的宏观税收负担比较由于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保基金也算是政府收入的一部分,且并不存在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收费,预算内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很低,而中国政府收入的形式不甚规范,税外收费比重很大,所以采用中、小口径的宏观税收负担指标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和国民经济的负担情况。因此,我国的大口径宏观税收负担与其他国家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才具有可比性,所以采用大口径宏观税负来进行国际比较。
表2国家类型高收入国家中等高收入国家中等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人均GDP和宏观税负水平比较人均GDP≥9656312696567853125≤785

计量单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