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文献研究综述摘要: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公司金融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西方许多国家曾出现过的盈余管理问题,不可避免的也出现在我国。本文主要对近期以来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的主要脉络进行全面回顾,分别从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总结了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实证研究成果。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政治成本动机一、引言我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一致。为规避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的管制,从而取得上市融资与再融资资格以及避免被强制退市是当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然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来解释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比较流行的经济契约理论和资本市场定价理论,对解释当今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以及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的大量实施以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会更关心公司的股价,有可能进行大量的盈余管理从而影响公司股价,监管者和投资者也应对此进行关
f注。二、基于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一)盈余管理与股票发行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会计盈余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较高的
会计盈余能带来较高的股票价格。因此,待上市公司管理层具有股票发行前提高会计盈余的盈余管理动机。阎达五等(2001)发现公上市司在上一年采取向上的盈余管理,然后管理层转回了之前进行的盈余管理,并且发现相比较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来说,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年份以及之后几年中更可能采用使会计盈余增加的坏帐准备计提比例和折旧政策。
(二)盈余管理与企业并购学者对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换股并购和管理层下市收购这两个领域。杜斌(2004)以一年间管理层下市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显示管理层下市收购公司在收购之前一年的应计会计利润显著为负值,显示管理层在下市收购前采用了降低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三、基于契约动机的盈余管理(一)盈余管理与报酬契约代理理论认为,公司管理人员的薪酬会受到公司盈利状况的影响,公司管理层经常在法律和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通过采用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方法,达到管理层自身利益最大
f化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