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教学目标:
21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1、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
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
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的特征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2、过程与方法:类比函数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3、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数列的概念,认识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探
索并掌握数列的几种间单的表示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发现数列规律找出可能的通项公
式。
三、教学策略及设计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思维的活动”,新课标也在
倡导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基于这种理念的指
导,在教法上采用探究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法上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
流为前提,教学过程中注意生活实际的引入,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
数学学习的兴趣。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法的过程。本节课通过三角
形数与正方形数引入数列的概念;通过类比函数的思想了解数列的几种简单的表
示方法(列
给出数列概念
表、
图象、通项

式)。
数列的分类
因计流程如
数列的通项公式
此设下: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体会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范例讲解
归纳与小结
f四、教学过程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一道题:
观察以下几个数的特点,按照其中的规律说出括号里的数是几?2,5,10,17,()37…
第二关:325是否满足这些数的规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问题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万世不竭”的意思为:一尺长的木实例,并引导学生举出类似棒,每日取其一半,永远也取不的例子。
完.如果将“一尺之棰”视为1份,
那么每日剩下的部分依次分为:
12,14,18,116,312,…
(2)三角形数
13610,…
问题2学生体会数列与集
由实际问题引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为归纳数列的概念积累素材。
(3)正方形数归纳抽象14916…,
合元素的区别。
f形成概念4)目前通用第五套人民币面额按
从大到小顺序构成一列数(单位:
元)
10050201051。
问题:观察上面4个例子,它们都
涉及到了一些数,这些数的呈现有
什么特点?
2、分析归纳,形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