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笔记、写心得体会,上交少先大队室,学期末和开学初征集和展评读书笔记,每班至少五篇。活动五:创意生活小制作比赛。1召开活动实施动员大会,让学生明确自制玩具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制作过程,了解身边的不同材料的特点,能够变废为宝,装点、丰富生活,意义在于提高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增强
3
f环保意识。2成立小组,明确任务。每个班依据学生兴趣和专长组建兴趣小
组,每组三~五人,每组推选一名组长与小组成员协商,拟定制作主题计划,明确任务分工。
3学生制作活动⑴选择准备材料①收集废旧物,变废为宝纸类、线类、布类、橡胶、塑料制品、瓶罐、瓶盖、吸管等。②利用自然物,就地取材植物类(农作物、蔬菜、水果及其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动物类(动物身体部分或者残留物,如贝壳、羽毛、蛋壳、骨骼等)。其他类(土、沙、石、冰、雪等)。⑵利用思路①从材料自身的特点出发,考虑自制玩具的可能性。如:物体体表的外形像什么?怎样巧妙利用?②从所需制作的玩具出发,考虑利用材料的可能性。⑶利用技巧①根据材料的性质选用合适的辅助材料、工具及特殊的技法。②制作中保持自然素材自身原有的特色。③制作后的玩具应该美观安全,并尽可能保持材料原有生命力。4设想创新交流每组或各人介绍自己所选材料及设想,交流讨论,学习他人好的创意,启发灵感,调整自己的思路。5制作玩具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使学生顺利完成作品。6作品展示作品标注:作品名称、制作材料、功能介绍、作者(班级、姓名、年龄)。7奖励学生把个人制作的玩具、小组合作的玩具挑选精美的作品参赛(小组至少一件作品,个人不限),进行评比奖励。(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4
f1在合作小组中,由于是自由组建,如果学生的个性倾向过于接近,有时候就容易产生矛盾;如果都是同性,不利于多方拓展思维。这时就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兴趣、能力等搭配分组,使他们优势互补。
2学生搜集的材料中有些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教师要多检查,帮助学生排除这些隐患或指导另选材料。
3如果学生头脑中的创意无制作条件,可以只写出设计思路、设计原理、设计图纸等。
(七)预期效果及呈现方式1预期效果⑴“自制”是一个动脑、动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从确定做什么,到找材料、定计划、尝试制作,不断修改、补充,最后才形成一个与最初想法较一致的“玩具”。这个过程,本来就是“玩”的过程,而且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