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要求复杂。比如诉讼类的司法文书就有起诉状、答辩状、案情摘要、判决书、上诉状、申诉状、委托代理协议等等,如果法律翻译者平时能注意收集这方面的文献资料,那么就容易使自己熟悉这些特定法律文书的格式、篇章结构、用词和表达。同时,在利用这些文献资料的同时译者还能使自己熟悉各类法律文献资料的分类,把握其增删和变化。因为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法律文献翻译的过程中检索不全或所利用文献陈旧都不利用培养法律翻译的能力。
(二)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熟悉实际上也是文献资料储存和整理的过程,因为无论是网络资源还是图书馆、资料室的纸质资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其利用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需要法律翻译者自己对其选择并复印保留。而复印中有很大的学问,有些人进了图书馆或资料室没有经过仔细查阅就匆匆忙忙地选了一大堆图书杂志大量复印,结果回去一看没多少用,这既浪费了能源又浪费了资源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在法律文献资料的查阅、取舍和保留、储
f存之间,复印者展现的是自己对文献利用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只有平时多浏览,在脑中先筛选和确定目标,才能高效率地利用和保存。
(三)法律文本的翻译是很专业的翻译,它强调用词不仅要具体准确、质朴简洁、严谨规范,还要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包容性。而且每个法律术语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和含义,在使用时不能用其它词语代替,如“故意”不能用“存心”、“特意”来代替;“alimo
y”表示“离婚赡养费”就不能用“payme
t”来代替;法律术语往往具有很强的对称性即成对出现,比如原告被告,甲方乙方,加害人受害人,债权人债务人,转让人受让人等等。(沈艳,2002)这些法律文献所特有的资料需要法律翻译者平时特别加以注意,也就是说平时要注意自己查阅资料的多样性和专业化,从系统性和逻辑性两个方面严格筛选与法律翻译有关的文献并熟悉储存它们。
四、扩大知识范围和确立自己的专业领域法律翻译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市场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很多国际公约、国际组织的规章乃至跨国公司、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合资等行为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法律术语,比如bot投资方式就是由私营公司直接投资建设并设施的项目,然后政府授权投资者在项目建成后通过运营收回投资及其他费用,并获取一定利润的一种区别于直接投资的新投资方式,如果平时法律翻译者多留意国际政治经济新闻、不同地区惯例术语、多涉猎不同的新兴知识领域、多向同业
f和律师朋友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