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2013年下高二年级语文科学案
班级_____小组______
使用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______
《书愤》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2、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3、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2、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时数:一课时(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先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结合课文注释把握诗歌大意,再研读本学案。必须牢记:不读课文,不做学案。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待课堂讨论解决。)包科领导签字:
预习案一、【教材助读】
1、导入新课
【明确】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写了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执着、真挚!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陆游,体会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2、诗人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二、【自主研习】
诗意理解:1、学生自读诗文,把握诗歌节奏。把全诗节奏用/标出来。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导学案
1
f22013年下高二年级语文科学案
班级_____小组______
使用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______教师评价______
【明确】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结句降调)
2、诗意的讲解。试着翻译全文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从早年豪迈到晚年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
膛的悲愤。4、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