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
洪劬颉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核心要素在哪里?它有什么核心价值追求?在语文教学理科化、题海化、学案化的今天,重提语文课堂教学的品格与境界,显得尤为重要,且价值非同一般。有品格,自有境界;臻于至境,必有高格。本文从经验、研究、科学、课程等四个视阈阐述了“智慧课堂”何以成为可能,并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至少有三种境界,抓住“听说读写思”五个语文元素,重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追求“跨界的”、“生活化”、“想象力”的语文课堂,最终实现“情智共生、智慧灵动”的和谐之境,从问题、表达、活动和建模等四个维度上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品质。关键词智慧语文课堂教学教学品质语文建模
我们都知道,学校发展在于改革,如果不抓住课堂,就找不准改革的方向;任何改革都有负面因素,但是不改革一定意味着倒退;改革必须慎行,一定要慎之又慎;青年教师必须要有课改意识、课程意识和评价意识,如果青年教师不改变,不寻求突破,教育就没有可能成为“我们想要的教育”。因为,改革说到底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品质,改革最终落实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最终落实在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上。
一、“智慧课堂”何以成为可能?
关于“课堂”,言说者众,意见纷呈,析每家言,不无道理。然用己说,攻击异说,并不少见。殊不知寰宇之内,大同而小异。观察课堂,评说课堂,首先要解决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问题,才能抓住本质,击中要害,求得新法。
f所以,我们要抓住各见之“孔”,求“同”存“异”,得“大同”,存“各已”,方能找到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律,以一“孔”之光,照亮课堂改革的方向。智慧语文课堂是基于经验的、研究的、科学的和课程的四大视阈,重新认识课堂,重新理解课堂,从而重新塑造课堂。1经验视阈:基于课堂的评价尺度关于课堂,讨论得比较多的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从“效果”层面上关注课堂、研究课堂,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但是“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关于课堂是否真能高效”等的讨论莫衷一是,争议颇多。我在2005年开始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终思不得其解,直到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是无效的”:学生不想学,无效;学生不会学,无效;学生学不会,无效。如果学生不想学、不会学、学不会,这样的课堂肯定是无效的,起码是跟“有效”背道而驰;那么,从这个视角来关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