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部编版的语文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理解“焚烧、千锤万凿、粉骨碎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和诗歌背景,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4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马图
马,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战场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唐代有一位诗人生平写了几十首有关马的诗歌作品,马对他来说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去探索李贺的精神世界。板书课题:马诗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在元和八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时英年早逝。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2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教师随机指导,出示诗的朗读节奏
3指名再读,评价。
f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最后全班齐读一遍。5通过刚才的朗读,请大家思考:诗题中的“马”是指哪种马战马6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匹战马大漠、金络脑7理解字词。大漠:广大的沙漠。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何当:何时将要。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踏:跑。此处有“奔驰”之意。师小结:通过了解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边塞诗。四、品味古诗一学习第一、二句。1朗读第一、二句诗,小组讨论: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2小组派代表汇报。3结合注释,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样的场景。引导学生想象空旷的大漠上,沙子如雪一般。连绵的燕山上,月亮像弯钩一样。4“沙如雪”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沙子的触觉:冰凉的颜色:白色。5为什么沙会是如雪的白色因为月光的照耀,所以是洁白的。6第一、二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