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同层次的语言活动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来参加。
具体的操作如下:wordgame环节,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词汇进行个人或小组学习,课堂上展示和运用这些词汇;同时针对英语和本国母语存在文化差异等特点,我还设计了phrasespeaki
g和se
te
ceshow等活动,每天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固定词组和常用句子,做好最基本的语言储备,为学生能脱口讲英语作好准备;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思维后,我就让学生围绕相
f关主题练习说听短文。当然,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兴趣并怀求学的心态去参与课堂活动,去求知,就必须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低入”,给他们的门槛要低一点,还必须保证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有吸引力。为此,根据生本教育理念“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教师应顺应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高度尊重学生,承认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及他们的“潜能无限”,并已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内容的处理上,我不过多地干预学生,不硬性地把教材上所谓的知识变成一个个细密的教学目标牵着学生走,而是允许学生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素材来作为课堂资源,换言之就是“当教学的基本内容确定之后,其他内容的敷设必须有学生因素的介入”,在课堂上让学生学自己喜欢的内容,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本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更为高效,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得体,用一种关切去解决学生主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切”,“老师无须给学生安排好要教的一切,要放心让学生主动发挥求知,因为学生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源”。很多时候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应常常处于一种“自我不现”的境界,即“无为而为”,在关键时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严禁充当师本教育下“讲书匠”的角色,但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把学生求知的“原动力”发挥出来。在此理念指引下,我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去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展示过程中,使自己的思想达到与同学老师的思想进行碰撞。比如在passage
fshow里面,我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力量大量去自读“自学”或“共学”文章,借用工具书,在组员或老师的帮助下,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复述所自选的文章,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让展示的同学回答,复述的同学也可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回答,台上台下的同学通过这种模式训练听说英语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实践证明:由于学生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