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辨识清楚两者间存在的差距;分析研究员工个体现实表现出的工作行为与期望行为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其差异点集中于什么问题,当工作需要员工拿出全部精力,或工作需要员工超水平发挥时,说明员工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企业的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否则,企业的发展,从员工的失利看,将成为“无米之炊”,这就说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已成为必须,或称为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内容已经反映得非常明显。员工素质与企业的需求仿佛相当于天平的两端,其中任何一端不够分量,天平就会失衡,而一旦员工一方失衡就需要借助培训来增加员工“失重”的砝码,使两者复归平衡。
员工分析的重点是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剖析。根据“冰山理论”,影响员工行为的因素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习惯。在海平面上可以看到的,称之为“行为”,即一个人表现在外,为人所看到的,如同冰山一角。行为的构成,源自于员工知识的多少、技能的熟练度、态度及习惯的好坏。所以,根据员工的行为,可判断出员工在知识、技能、态度以及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使培训达到预期的目的。
以上三点分析,只是从企业的需求、施加培训方的角度来看的,是单方面的。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员工的学习欲望与需求这一方面,如果缺失了这一方面,也是难以达到培训目的的。常言道:“可以引牛到河边,但没有办法勉强牛喝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对员工进行需求分析,激发、培养员工学习的欲望,也是培训能否成功之关键。通过实习期间的观察来看,大部分员工并没有要求培训的愿望,因此,现代企业的培训首先就是激发员工的学习欲望,刺激他们提出培训要求,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得知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二、培训需求分析方法:问卷、访问、观察、分组讨论
(一)问卷法
问卷法的使用关键在于问卷内容的拟定,问卷应设计出请被询问者回答的形式,所以,在拟定问卷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配需预期想法来充分拟定问卷内容,体现于民意测验的性质。问卷的形式应呈多样性,因为多样性的问询形式能够调动被调查者回答的积极性,如可采用开放式、投放式、指令选择式、等级排列式等。这些调查形式既可由调查者按预先想法来拟定,也可将调查内容告知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来确定自己应采取的回答方法。总之,采取的调查形式和方法服务于调查效果。
依据以往经验,问卷调查的方法具有这样一些优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调查数量更多的被调查者;较之于其他调查方法来说成本低;可给予调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