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潼南中学高2014级《师说》导学案
预习自测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二、知识链接:
1、关于“说”:“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
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
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3、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
后人又称他为“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
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
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
的倡导者。,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
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
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
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
三、夯实基础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重要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借助课下注释,认真巩固落实。
四、阅读
1、自由诵读,注意字音,把不懂的字音勾画出来。老师对相关字音进行点评。2、学生齐读,熟悉课文,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五、梳理探究
f(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听朗读,熟读并疏通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