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作文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南乐县第一实验小学课题组王占岭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们科研团队带来的课题名称是信息技术环境下作文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首先我来谈一下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背景和原因。(一)选题的背景:1、写作兴趣影响着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多数学生都觉得写作文实在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或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的写作任务,为了考试而逼着自己去写一些文章,学生们对写作根本毫无兴趣可言。2、阅读面狭窄,积累不足。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很少在课堂上花费时间给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课后学生自觉看课外书的时间又少,自然而然地形成知识面窄,生活枯燥,积累不足,缺乏必要的写作素材,最终导致写作能力的萎缩,因而写作时“无话可写”或“有话写不出”。3、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作文的主人,教师起指导作用,教师指导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4、重批改,轻讲评。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对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据资料表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它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更重要的是一种肯定。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对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也缺乏鼓励、赞赏、宽容,学生望文生畏,习作评价仍然处于薄弱环节。(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2、《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
1
f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3、作文教学的理论由写作主体论转向写作文化论,马正平指出,写作文化不是写作内容(文章信息)的文化,而是特定社会、地域、群体关于文章写作的时空情绪、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文章图样。写作文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核心是写作的时代精神。。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