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方案的依据。1多发性硬化诊断明确。2临床上有急
性发作和缓解复发的确切证据。3神经功能状态明显受到影响。(三)标准住院日为24周。(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3501多发性硬化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甲状腺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及(或)脊髓MRI强化;(4)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寡克隆区带、24小时IgG合成率;
f(5)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6)EDSS评分。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嗜铬细胞瘤指标检测,水通道蛋白抗体(NMO抗体)。
(七)药物选择。1首选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2必要时使用丙种球蛋白或其他免疫抑制剂。3有条件者可联用干扰素。酸剂、维生素等其他相关药物。(八)康复治疗日为入院后第2天。1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价,确定治疗方案。2每天治疗1次直至出院。(九)出院标准。1病人病情改善。善。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对于延髓或高颈段脱髓鞘病变,有可能病情加重需要气管切开并应用人工辅助呼吸,会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22MRI复查稳定或较治疗前明显改4对症治疗:钙剂、止
激素治疗可能增加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并发症的机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
三、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通常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不受累。中年以后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病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肌无力、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无感觉障碍,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脑脊液正常,影像学无异常。常见四种类型:1、进行性脊肌萎缩PMA2、进行性延髓麻痹PBP3、原发性侧索硬化PLS
f4、肌萎缩侧索硬化ALS
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缩写为ALS,ICD10:G122)。(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