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课程。这就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大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领域。所以国家很难编制统一的教材,拟定课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各地学校需要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利用当地的社区资源进行自主开发。本文通过对永清县各地小学的访谈和实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
指定领域: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非指定领域: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开
1
f发与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由于这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牲、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国家没有编教材,也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因此,其设计和实施主要由学校进行。就目前情况看,学校对这门课程的资源储备是极为有限的。而且由于课程是新设置的,对其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无论在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和实效层面,大家都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实践的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它不以获得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在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因生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小学生喜欢的社会实践活动呢?我认为,只有不断地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开发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