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性B概括性特殊性相似性C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1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的过程。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于个性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17、数学基本能力分为(AB)A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B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18、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之上。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1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BC)。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ABCDE)。A数感B符号感C空间观念D统计观念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二、填空题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做出了阐述。4、《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5、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实用知识;第二是学科知识;第三是推理知识。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9、“大众数学”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1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交流、学习。1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f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1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1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5、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16、数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计算、推理、判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