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洛布罗等人,代表著作是瓦斯凯和乌里的《走向制度教育学》(1966)《从合作班级到制度教育学》1970)、以及洛布罗的《制度教育学》(1966)等。5批判教育学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
五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
f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教育:原始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教育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第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第三,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2)古代教育:古代教育的特征具有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六学二馆”,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较强。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