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有效地开发这一能力,可帮助写作者找出自己的观点,确立有价值的选题和研究方案,有理有据地支持这些观点,分析思考研究发现,实现其社会和人文意义。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三、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学术性写作实训”2000年初,《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新版本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实施,作为各大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与编写教材的依据。《新大纲》提出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在《新大纲》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被单独提出,是培养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学习的对象是语言,外语专业的学生往往重记忆而轻思考、重模仿而轻创新。而在教学中,教师也忙于纠正学生所犯的语法、用词等基本功问题,无暇顾及引导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等进行独立的分析,结果是在四年的英语学习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落后于其他专业的文科学生。该现象已引发了国内英语界大批学者的共鸣,黄源深(2010)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谈到了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几乎正好是背道而驰;也有学者运用逻辑推理和实证调查证明了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和英语专业思辨缺席的广泛存在(文秋芳、周燕,2006)。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广泛关注引发了我校对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再思考,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合格人才应该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不是盲目地听从或行为。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校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学术论文写作实训”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评估方法等方面开拓创新,探索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核心批判性思维技能具体包括:解释(i
terpretatio
)、分析(a
alysis)、评估(evaluatio
)、推论(i
fere
ce)、说明(expla
atio
)和自我校准(selfregulatio
),学术性英语写作强调理解、分析、批判、综合,本实训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二者有效整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术性写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语言既作为阅读理解的工具,也做最终呈现自身批判式思维和结果的形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呈现形式。这一理念具体落实在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首先在文献阅读阶段,指导教师强调学生应做大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