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批判性思维推进高中议论文写作
面对公众话题或公众现象,我们的大多数高中生患上了“集体失语症”。在核心素养被大声疾呼的当下,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在公众说理场域,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思维倾向和人格气质,既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人文精神。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关涉现代公民的批判精神和理性美德的培育。
一、以质疑审视观点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说理文。观点是议论文的统帅,是全篇的灵魂。就某个问题或某件事面向公众说理,要预设其他立场尤其是反方立场,站在其他方立场上质疑自己的观点,因为在理性和逻辑面前,任何人或思想都没有对于质疑、批判的豁免权,任何思想和观点都要经过理性的质疑和批判。面对材料作文,脑海中冒出的观点也许不止一个,比较鉴别这些观点,从中筛选出最佳观点,但所谓的最佳观点一定是最佳的吗?如何界定自己观点中的关键词?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有无界定清楚?有无边界模糊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否有漏洞?有无普遍的意义?需要补充和完善吗?别人会支持我这个观点吗?如果不支持甚至
f反对,可能会有哪些理由?以高考模拟考作文为例:“1796年,英国天文学家马斯基林发现助手测定的星体运行时间总是比自己测定的慢08秒,便以缺乏责任心为由辞退了助手。此事引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关注,经深入研究,他发现人与人的反应时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与责任心无关,而与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存在个体差异有关。”这则材料的核心事件:马斯基林发现助手比自己测时慢,以缺乏责任心为由辞退助手,贝塞尔经研究发现人与人的反应时间的差异,发现了科学规律。关键词“差异”很容易捕捉,部分学生经由“差异”联想到“换位思考”“包容”“尊重”“理解”“合作交流”“差异为美”等,这种思维偏差主要是与思维的跳跃与不严谨有关,与缺少相应的思维训练有关。对此,不妨尝试如下思维训练:观点核心词:换位思考己方预判:因为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待人处事要换位思考。他方质疑:第一位天文学家是因为没有换位思考所以误伤助手的吗?第二位天文学家是因为换位思考所以发现规律的吗?自我校准:上述因果关系成立吗?回到核心事件的起点:两位天文学家面对助手测时慢(人与人的反应时间)的
f态度各是什么样的?第一位天文学家忽略个体的客观差异以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