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为8903KJmol1、2858KJmol1、2830KJmol1,则生成1m3标准状
况CO所需热量为
;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
7
△H108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
f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
到14mi
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①计算反应在第8mi
时的平衡常数K
;
②比较第2mi
反应温度T2与第8mi
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T8填“<”、“>”
或“=”;
③若12mi
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
moll1;
④比较产物CO在2~3mi
、5~6mi
和12~13mi
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
3、v5~6、v12~13表示的大小
;
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
和15~16mi
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
v12~13
填“<”、“>”或“=”,原因是
。
8
f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答案:
1B解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变,
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A分解反应一般是常识吸热反应,熵变、焓变都大于零,仅在高温下自发。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34P36中化学方向的判断。B铁比铜活泼,组成的原电池中铁为负极,更易被氧化。C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减小。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越热越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C解析:本题素材似乎来源于《选修四》课本第32页习题的第8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
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A反应在前50s内的平均速率应该是前50s内PCl3浓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而不是PCl3物质的
量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值。B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应先求平衡常数K
为0025,再求浓度商(Qc)为002K>Qc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
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转化率减小,H2O的体积分数会增大。D从等效平衡的角度,先建立原容器两倍关系的模型,即与原平衡完全等效,再把容器两倍关系
压缩成原容器,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Cl3的转化率应大于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