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下厂锻炼,狠抓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工厂、到公司广泛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了解本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拿到较高的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3)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确保课改的有效运行。
面对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建立了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整个课改的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并明确由专业部具体组织实施。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除负责统筹、组织课改工作外,原则上每月集中一次,对在课改过程中的成效、存在问题、面临的困难进行总结、交流、研讨。领导小组要对课程改革工作实行全程监控,并针对教师们在课改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对课得程改革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运行。
二、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制订了方案确立了目标
学校紧紧围绕省职教课改要求,经过认真酝酿,出台了《庄浪县职教中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方案》由“课程改革实施背景”、“课程改革要突出的特点”三部分组成。《方案》确定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程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现代化课程观,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推进改革。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以技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新培养目标中“五种素质”的“五个能力”基本要求和升学、就业、创业三个发展方向,本着夯实文化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强化技能训练,实现一专多能;拓宽就业方向,增强适应能力的改革宗旨,以全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本模型,以全面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作为运作载体,全方位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技工能力。
三、通过初步实践探索,取得了实效,形成了特色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施,稳步推进。近年来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
1、调整课程目标以技工需要和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
传统的课程教学以知识学习为目标,往往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强调
f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我校在课程改革中,注重文化课的基础性、生活性和服务性,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性、社会性、技工性,把技工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主要目标。
2、优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技工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