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群体之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如果不好好保护这些年幼、脆弱的生命,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也会给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消极影响。
(二)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极其突出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确立的时期。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导致逾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靠心理、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三)学业成绩普遍较差、道德行为失范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无法对其子女给予有效的教育,加之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管教不力,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近乎无人过问的状况,造成很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缺乏上进心。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下,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全国已有两亿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待遇低、居住条件差、流动性大等特点使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到打工城市接受教育。二元户籍制度及其派生的各种制度、政策,更使两亿多农民工成了我国最大的人户分离的群体,使他们成了城市中无“根”的社会阶层,使农民工及其子女无法长期地、稳定地在城市生存下去,更无法为孩子提供正常的学习坏境。可见,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二元籍制度、教育制度等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与错位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父母外出打工后,无法对其子女进行有效地教育,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普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品德和生活习惯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近13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337的农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