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实测过程、数据取得和分析处理等过程。63地表沉降监测631监测仪器
精密水准仪、配套铟瓦尺等。632监测实施方法
⑴测点布设方法,如图61所示,根据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图61盾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监测点布置图⑵基点埋设:基点应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并且应埋设在视野开阔、通视条件较好的地方;基点数量根据需要埋设,基点要牢固可靠。基点埋设方法示意图(如图62所示)。
图62水准基点埋设方法示意图单位cm⑶沉降测点埋设:在硬化过的地面上监测点用冲击钻在地表钻孔,冲击深度大于硬化
4
f深度,然后放入长600~800mm,φ16~22mm的圆头钢筋;或者用工程冲击钻打孔,埋设膨胀螺栓,最后四周用土、粗砂填实;土地里的监测点直接打入1000~1500mmφ16~22mm的圆头钢筋,周围土体夯实,如图63所示。
1
1
P88
原地面
素混凝土原地面
监测点埋设平面示意图
特制膨胀螺丝
剖面图
图63地面监测点埋设方法示意图(单位:mm)⑷测量方法: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⑸沉降值计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布设水准网,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隆陷观测点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
。则高差△H=H
-H0即为沉降值。⑹监测频率:对于盾构隧道,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2B时B为隧道宽度,1次天;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5B时,1次2天;当开挖面与量测面距离>5B时,1次周。633数据分析与处理地表沉降量测随施工进度进行,根据开挖部位步骤及时监测,并将各沉降测点沉降值绘制成沉降变化曲线图、沉降变化速度、加速度曲线图。64地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641监测仪器精密水准仪、配套铟瓦尺等。642监测实施方法⑴测点埋设:在地表下沉的纵向和横向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应进行建筑物下沉及倾斜监测,基点的埋设同地表沉降观测。沉降测点埋设,用冲击钻在建筑物的基础或墙上钻孔,然后放入长200~300mm,φ20~30mm的半圆头弯曲钢筋,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测点的埋设高度应方便观测,对测点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在施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