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中受到破坏。每幢建筑物上一般布置4个观测点,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布置6个测点。测点的布设如图64所示。⑵测量方法:与地表沉降观测相同。⑶沉降计算:与地表沉降观测相同。⑷观测频率:与地表沉降观测相同。
5
f图64建筑物沉降监测点示意图643数据分析与处理
绘制位移时间曲线散点图,具体分析同地表沉降监测。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大沉降量。根据所测建筑物倾斜与下沉值,判断建筑物倾斜是否超过安全控制标准及采用的工程措施的可靠性。65地下管线沉降监测651监测仪器
精密水准仪、配套铟瓦尺等。652监测实施方法
⑴测点布置:地下管线测点重点布设在煤气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大型雨水管及电力方沟上,测点布置时要考虑地下管线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有检查井的管线应打开井盖直接将监测点布设到管线上或管线承载体上;无检查井但有开挖条件的管线应开挖暴露管线,将观测点直接布到管线上;无检查井也无开挖条件的管线可在对应的地表埋设间接观测点。管线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可视现场情况,采用抱箍式或套筒式安装。每根监测的管线上最少要有3~5个测点。
⑵测量方法:与地表沉降观测相同。⑶沉降计算:与地表沉降观测相同。⑷观测频率:与地表沉降观测相同。653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施工进度,将各测点变形值绘成管线变形曲线图。即:位移时间曲线散点图,据此判定施工措施有效性;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管线最大沉降;沿管线沉降槽曲线,判断施工影响范围、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等。66隧道收敛监测661监测仪器SD1A数显式收敛计662监测实施方法⑴测点布设:沿隧道断面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设两对称测线,分别布置在拱角上
6
f05m处和隧道中部。在混凝土表面埋设收敛点,如图65所示。
图65盾构隧道内监测断面示意图⑵实测及计算:量测时间应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小时,且在下一环开挖前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取。及时测量记录,在施工过程中每测量一次作好记录并画出位移时间图。⑶观测频率:开挖面距离量测面距离<B时,每天2次天,开挖面距离量测面<2B时,1次天;开挖面距离量测面<5B时,1次2天;开挖面距离量测面>5B时,1次周。663数据分析与处理根据测得的收敛数据结果,绘制出收敛变形位移时间变化曲线,当位移时间(mmd)变化曲线趋于平缓时,且累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