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应埋设在道面基层以下稳定的原状土层中,也可埋设在稳定的建(构)筑物的墙上。47观测点应埋设在能反应观测对象变形敏感的部位,并对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48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连续监测,结合施工工况调整测试时间、测试频率,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49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经验尽可能地采用直观、简单、有效的测试方法,合理利用监测点之间的关系,减少测点布设数量,降低监测成本。
5监测项目及监测流程
51监测项目
见表51。
盾构施工监测项目表
表51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及工具
监测目的
隧道沿线地表沉降建(构)筑物沉降
地下管线沉降
电子水准仪、条码尺
掌握隧道施工过程对周围土体、地下管线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
隧道拱顶沉降
电子水准仪、塔尺掌握隧道施工过程周围土体的变位规律
隧道净空收敛
数显式收敛计
了解施工过程盾构隧道本体位移情况
土体水平位移
测斜仪
了解盾构掘进时重要建(构)筑物处土体变形
端头水位变化
水位计
了解始发或接收时端头水位变化情况
52施工监测流程
见图51。
2
f盾构机掘进
初始掘进200m
地面监测
隧道掘进测量与监测

地面建地下

筑物沉管线

降、倾沉降

斜、裂、位


监测数据图表、曲线分析、预测
沉降、位移、倾斜与隧道掘进关系

区间定期监测
调整、确定

掘进参数


监测数据图表、

曲线分析预测




异常


险情预报

程师

监理
地面建筑物、管线加固



加密监测
正常掘进
监测对象达到稳定标准
停止监测
图51盾构施工监测流程图6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61测点布置总体要求
测点布置既要考虑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观测,还要有利于测点保护。埋测点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刚度和强度。在实施多项内容测试时,各类测点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机结合,力求使一个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多个物理变化量,找出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根据监测方案预先布置测点,以便监测元件及时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若施工中测点遭到破坏,应尽快在原位置或临近位置补设测点,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62监测方法综述
3
f各监测项目的设置中最终是为了了解施工方法和施工手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安全。现所设立的各监测项目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到有针对性,不赘不缺,保证施工安全和顺利。主要监测项目实施过程包括:监测点的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