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第七位的人,比国外至
少早1000年;当然,我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延伸得很多,输出的信息也很有限,这就需要教
师作好引导,激励学生课后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课外把这些内容得到拓展。世界
著名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就能梯形面积公式简便算出123…100的和(梯形的上底
是1,下底是100,高是100。)
4、记创新的分析解答。
对于一般的分析、常规的解法,学生也许听后就能掌握,如基本的概念,例题的分析解答,这些课本中已出现的内容,一般无需作详细的记录。但是,如果有与众不同的分析,有巧妙多样的解答,不妨引导学生作一些记录。有时,课堂上可能会生成很多不同的分析解答,如果学生不能全部消化吸收,可引导学生先记录下来,课外再慢慢消化。还有的时候,学生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可能没有机会在全班进行交流,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记录到听课笔记上,
f待到合适的机会再作交流而不至于遗忘。如我在教学应用题时,让有不同见解的学生把计算过程写到黑板上,做完后问学生一共有多少种解法。在这些正确解法中,哪种最简便,自己的解法与之有那些差距,然后把它记录整理在笔记本里,经常复习;倒数的意义、众数、中位数等概念学生就不必记录,只要课堂上了解识记即可。
5、记瞬间即逝的灵感。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故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富有个性地学习,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会结合自身经历有其独特的感悟,也可能随时生成解题的灵感,这些都可以作为笔记的记录内容。如小敏到超市里买东西,知道一套衣服原价200元,现在打八折销售,小敏买这套衣服要花多少钱?明明同爸爸去昆明旅游,怎样租车便宜、怎样怎样租旅社划算;小丽与父母去银行取款、存款(利息、本金、利率)等的问题都可以记入笔记本里。
二、什么时候记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主要是在听课的过程中进行。但是,仅仅满足于教师板书、学生记录或教师说、学生写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新知前,不妨先让学生进行自学,在听课笔记上记下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再进行交流;一节课结束前,教师不妨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整理听课笔记,这样做既能解决听课过程中未能完成的记录,又利于学生系统梳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起到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的建构。教师还可以把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