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分析安徽省滁州实验中学
一、命题评价
1、题型比例地理试卷共17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题量分别为15题和2题。客观题30分,主观题的分值20分,分值比例为3:2。2、试题难度比例试卷包括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与较难题,比例大致为6:3:1。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要求相一致,无偏题、怪题。3、内容比例2010年的试卷,《地理1》20分,占40,《地理2》12分,占24,《地理3》14分,占28,《地理5》(选修)4分,占8。2011年的试卷,《地理1》18分,占36,《地理2》18分,占36,《地理3》14分,占28。4、凸现特点(1)命题覆盖范围广覆盖了必修的大部分章节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均在考试说明范围之内(各考查内容知识点为表中统计),在能力要求方面考查恰当。(2)知识考查程度细试卷考查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某一知识,并非同一知识的多个方面,而是该知识的某一方面、某一细节。如2010年试卷,考查北京时间,地球自转方向,昼夜长短变化。(3)对“双基”要求高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双基”)为新课程明确要求的目标之一、也是新课程的基础目标,学习过程的参与、学习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离不开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前对三维目标的考查也是主要集中在对双基的考查上(考查的基本知识统计结果见下表)。对基本技能的考查有对时事的信息提取能力(如2010年试卷第51题第1、2题)、读图能力、分析表达能力、掌握运用地理观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2011年试卷第51题1、2小题)。2011年试卷第51题第3小题属于考查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题型,多元性的答案能给考生创设更大的空间。2010年安徽省试卷考查内容统计表题号123考查知识点北京时间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区分三大类岩石大气受热过程能力层次AAB分值222
黄祖斌
f45678910111213141550
51
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影响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结合实例,分析解决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方法列举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防治措施①知道地球自转方向②知道地球公转轨道、方向、周期、速度等③说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①分析水资源分布特征②分析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