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测试内容
《地理1》
具体内容
知道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P2
了解地球在太阳系模式图中的位置。P4从八大行星公转轨道的方向、周期等方面说明地球的普通性。P45从适宜生物生存的水、大气和温度等条件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P6了解太阳辐射能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P8知道太阳的大气分层和主要的太阳活动类型。P10
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P13
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P15
理解昼夜交替及时差的成因。P16
了解北京时间的含义。P18
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P16
知道黄赤交角。P15
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特征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和日地行星的其他行星质量、体积、近日远近等结构相似。
1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2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大气层存在3火山喷发释放水汽液态水存在
1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地理环境的形成、四大循环均与太阳辐射有关2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光和热,提供太阳能等
1太阳大气分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光球层)和耀斑(色球层)周期11年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04秒)3速度:
①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均为15°h②线速度:(两极点除外),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1方向:自西向东2轨道:近似圆形的椭圆3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4速度: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1昼夜交替原因:地球自转2时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是指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
1东早西迟2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3东西12区,时间相同,日期相差一天,注意跨越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变化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
安师大附中1内部资料,版权所有
1
f运用太阳光照图说明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P1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P19图123
(P18最后一段文字)①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②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其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