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的福利支出。
政策上的重大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和具体业务处理,使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财务管理必须深入细致地进行政策研究,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制定并实施相关应对方案,保障投资者、企业和职工的合法利益,促进公司和谐稳健发展。
2有关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相继出台。近年来,《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与企业和职工密切相关的法律不断出台,有关工资分配的法规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之中。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新规范,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如《公司法》首次将财务负责人纳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当中,标志着财务负责人在公司资本运作、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权力、义务和责任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一法律要求的变化,合理定位并尽快转换角色,成为财务负责人所面临的挑战;新《企业所得税渤对企业实际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和存货等方面的支出扣除做了统一规范,其中包括统一并提高部分项目的扣除标准,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以扣除,如何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对每年科技投入超亿元
f的电网企业是一个新机遇。
面对制度、法律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财务管理也必须通过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完善财务管理职能,实现财务国际趋同,做好财务管理创新,提高财务专业素质,加强财务法制意识等措施来适应全新的企业经营环境。
12行业外部监管不断加强
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网企业体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电力企业的职能由垂直一体化经营的发、输、配、售业务转变成主要经营输、配、售等电网业务;国家对电网公司的监管呈逐步强化和细化的趋势。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审计署等原有的部门外,政府增设了国资委和电监会2个监管部门;在用电形势缓和的情况下,电力企业的成本与员工待遇、多经企业和主业的关系等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过去相比,电网公司必须接受来自国资委、电监会、财政部、税务、审计部门等更加严格、全面的监管,电网公司的经营环境需要改善。国有资产出资人身份的确立以及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引发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从原来的保安全、保生产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公司管理层在确保公司持续性价值创造、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同时,电网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与透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