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教师已开始真正从教学目标这个根源上来认识课堂、设计课堂、反思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回顾课改历程,无论是县教研室还是各中心校教研室,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都无怨无悔的不懈追求,为我们深爱着的课堂孜孜不倦付出了巨大心血。有效教学框架对于我们就像一个刚满周岁、步履蹒跚的幼儿,还比较幼嫩,还不够成熟,面对未来,我们将不断更新理念,拓宽视野,矢志不渝地向高效课堂迈进!版块12:创建书香校园打造学校品牌绛县新教育实验“营造书香校园”简结我县于2005年提出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初步构想。经过调研发现我们目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有些学校校舍紧张,经费拮据,无力解决图书馆建设,无力充实图书,师生无地方读书,也无图书可读;二是有些学校虽有部分图书,但图书破损陈旧,种类稀少,师生没有办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去读;三是有些学校认识偏差,认为读书会影响学校教学成绩,课程不予设置,时间得不到保证,图书馆不向师生开放,学生只好死读教材;四是有些学校缺少阅读指导教师,学生阅读盲目性较大,效果不很理想。以上问题,制约着绛县教育书香校园工作的开展。必须在行进的过程中着力解决。一、结合我县实际,我们采取了八项推进策略(一)加强硬件建设,保证师生有地方读书。在硬件建设上,我县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因校制宜,一校一策”的原则,采用了由低到高的四种模式。模式一:建立流动图书箱或期刊阅读室;模式二:建立班级图书柜和教师图书柜;模式三:建立电子图书室或图书阅览室;模式四:建立学校图书馆。这四种模式可单独采用,也可综合利用。要求各学校必须保证选择其中的一种模式。有条件的学校,构建起与社区图书室相结合的交流平台。同时各校结合各自的实际,合理布局校园文化景点,如名人题词、名人长廊,努力做到“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能发言”,积极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目前,我县校校有了图书馆,班班有了图书角,师师有了图书架,各校都创设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使书香校园的建设成为了一种可能。(二)充实图书资源,保证师生有好书阅读。我县在图书的配置上,采用“学生捐一点、学校买一点、民间赠一点、办学单位给一点”的办法,开通了六个渠道。渠道一:通过政策建议、沟通交流,争取办学单位的大力支持,拨付资金,购置图书;渠道二:学校统筹规划,设立专项经费,逐年购置图书;渠道三:通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