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舆论宣传,争取民间团体、个人捐助。渠道四:开展“每人书包一本书”活动,要求学生购置图书或订阅报刊杂志;渠道五:建立校际图书交流制度,开展校际合作;渠道六:重视超文本图书馆的建设,购置电子软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为保证师生有图书可读,从2006年起,我局先后购置回《学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教育品牌杂志》、
4
f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图书3000余册,免费赠送给教师。与此同时,我局联合绛县图书馆在全县发起了“图书伴成长,书香飘古绛”图书漂流活动,由图书馆提供图书和期刊,解决贫困边远山村学校没钱买书、无书可读的问题。2007年,我县争取到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和台湾慈溪慈善总会捐赠的总价值约50多万元的图书,分发到各个学校各个班级,平均每8名学生就拥有一套价值200元的“书包”。在此基础上,各学校强化了动态书香校园的建设,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利用课余时间播放名典、名著的诵读,组织师生收看诸如电视专栏“百家讲坛”等一类栏目。这样不仅活跃校园气氛,还陶冶师生情操,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丰厚的文化底蕴。(三)选择读书内容,保证师生有系列读书。我县在图书的选择上,遵循“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层次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的原则,实行必读书目总量控制,推荐书目因人而异,达到“要有选择,切忌形式,讲求实效,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读书要求。为此,县教育局从基层学校抽调部分优秀教师,成立了图书推选专家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爱好兴趣,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各个年级、各个学段的必读书目、推荐书目和自读书目。一、二、三年级以连环画、漫画、绘本、童话、成语故事、经典诗文为主。要求学生翻阅100本连环画,通读100个童话,熟知100个成语(神话)故事,背诵100篇经典诗文;四、五、六年级以名著、传记、科普读书为主,要求翻阅10套科普系列读书,通读10部名人传记,精读10部中外名著。与此同时,教师读四类图书:读经典名著,培育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拓宽教育视野;读儿童文学,体悟童心童趣;读报刊杂志,了解世事风情。2008年,我县重点组织教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45岁以下的教师人手一册,利用半年时间阅读完毕,争取实现教师阅读一本专业书籍的目标。(四)设置阅读时间,保证师生有时间读书。绛县教育局要求各学校以校本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