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固定时间、固定内容、固定参与人员”三固定方式,
2
f将每一单元的任务分解到各中心校,中心校安排教师在本校完成第一次研讨,然后集中全中心校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合作完成第二次研讨,最后县教研室再集中各中心校骨干教师一起完成第三次研讨,形成定案,发往绛县教育信息网中的学科工作室中,形成了县、乡、校三级研讨网络,完成了集体备课,初步构建起“分工备课合作研讨集体完善形成定案”的教研模式。二是以赛促研,循序渐进。为激励教师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有效课堂研究中,教研室策划并组织实施多种竞赛活动。2008年举办“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技能展示活动”,2009年组织“教师专业发展(备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展示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这种“全员参与、全程互动”的竞赛式教研范式,不断激发着各中心校的研讨热情,既丰富了生活,又促进了教研。三是推出精品,送教下乡。为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先通过调研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感到问题较大的课型或篇目,然后挑选能胜任的教师,在教研员的指导协助下备课,形成精品教案,最后送到各中心校进行研讨交流,形成了“征集问题教师做课研讨交流”的教研范式。截止目前,我们共组织“送教下乡”活动6次,共计送课80余节,参与教师达千余人次。四是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为了加强交流,我县在2008年举行了“小学重点工作开放周”活动。这个活动由教育局策划,不强迫命令,由各中心校结合实际自行组织。一所所学校敞开大门,一批批教师相继赶到,实现了“加强交流学习,共同研讨提升,有效扎实行动,整体和谐发展”的活动目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与兄弟县(市)的交流学习,赴永济参加“永济市东城中心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与平陆县西街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新教育“有效课堂研究”和“书香校园建设”交流。通过这样的“开放互动、共同研讨”的教研范式,我们不断播撒新教育的种子,既得到了更多同行的真诚帮助,也使我们的有效课堂研究更上一层楼。三、借鉴优秀成果,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注重过程,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县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开展了“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我们围绕有效教学框架的落实强化,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力打造高效课堂。一是借鉴初中课改经验。在全县课改先走一步的横水初中的“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三环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