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序、教学评价无疑将丰富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和机制。本课题的研究核心是“提高教学效率”,它必将促进教师更新观念,努力实现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艺。2、本课题的研究将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理论,为人们正确认识小学课堂教学提供基础的实践理论借鉴。四、实施步骤根据课题自身情况,拟将课题研究工作分三阶段实施:1、第一阶段:准备工作(2005年9月-2005年12月)本阶段主要是进行课题前期准备和开题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必要的文献准备,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和工作动员以及实验教师的技能培训,草拟、修改、形成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分工,围绕课题进行初步学习、宣传和研究,对学校过去研究的成果和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在此基
4
f础上得出一些初步的认识成果,完善研究方案,筹措资金完善计算机局域网络,组织教师进行必要的参观、访问和交流。该阶段工作要求充分准备,动员有力,方案具体可行,研究人员及相关教师认识明确,心齐力足。
2、第二阶段:横向扩充和纵向深入研究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全面展开实验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不断总结、修正实验过程。具体地讲,主要抓好以下工作:深入学习,研究课题的有关资料、文献,广泛组织师生学习现代教育的有关思想和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有关成果,围绕课题和实验方案进一步完善措施,对课题及实验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写出书面报告,部分成果可以论文形式反映对课题研究尤其是实验过程的理性思考,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采取相应措施深化课题研究。这一阶段工作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因此要积极对待,不拖散;同时戒骄戒躁,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认真思索实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好各类矛盾,克服各种困难,使课题的实施能够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配合;成果的总结要尽量全面、客观,定性准确,实事求是。第三阶段:形成成果阶段(2009年1月2009年4月)在第二阶段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自制优秀课件。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五、研究方法和要求针对我校课堂教学中启而不发,问而不答,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课堂上缺乏诱导灵气,学生课堂上缺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的现状,为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把改革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提出,即创设情
5
f境、学生自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多元互动、探究方案后置补偿、反馈矫正巩固练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