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会更加高尚。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跟学生保持密切交往的教师,因此,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对班集体的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班主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促成良好班集体形成的保证
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和他的为人师表作用对班集体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班主任的人格和表率作用,影响着集体核心的形成。班主任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的“雕塑家”,一个有高尚人格和处处以身作则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定会有崇高的威信。他的一言一行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班主任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于律己的精神,不仅给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而且为班级干部作出表率,在班主任的影响和指导下,班集体的核心和威信自然会形成,全班同学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第二,班主任的人格和师表作用,影响着班级正确舆论和良好纪律的形成。一个班级要有正确的舆论氛围,首先学生要有正确的是非观,这就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培养。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就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应当既严肃又开朗,既庄重又亲切,既热情又理智,爱憎分明,是非明确,疾恶如仇,“庄严自持、内外若一”。这样在班集体中就会懂得什么是正确的舆论,学生会逐步形成那些应该做,那些是不应该做的是非观。
班主任如何对待学生,把学生放在什么位置,对学生能否形成集体意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至关重要。如果班主任老师始终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人格完全平等的人,看作是班级的主人,认真听取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他们所做的工作,决不包办代替,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良好的班级集体就容易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切实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对这个集体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总是想方设法要把这个集体搞好,这就是主人翁精神的萌芽。集体意识的产生,经过不断强化,成为学生道德意识的一部分。当他们离开教师的直接指导,独立的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这个道德意识还将起作用:如指导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事业、对待工作等。由此可见,教师尊重学生,特别是尊重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使班级工作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能够以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身份,以主人翁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为社会主义事业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尽职尽责。
假如教师不是这样去做,总是自r